这个乐器是奥尔夫中造型比较别致的塑料筒。用手轻摇或上下倒置**会发出类似像下雨时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从而很好的调动起孩子的爱好,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上图为三节雨声筒放在地板上的实物图,塑料制品,里面装有多彩塑料小珠,3节总长约30CM,2节总长约20CM
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世界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对于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说过:“我们如果能理解音乐的话,我们便能找到通向所有人心灵的钥匙。”
奥尔夫先生也曾这样说过:“音乐并不是我们的目的,音乐是我们达到的散发心灵的一个手段罢了。”我们进行奥尔夫教学注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每名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 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也能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
奥尔夫乐器的分类
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在组合编制上并不是无章法的。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
木质类:单、双响筒,木棒,木鱼、蛙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
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一般有共鸣声,声音低沉,音量较大。
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特异音响的打击乐,如蛙鸣筒,特别是每个**敲击乐中都有一些音色非常独特的乐器比如中国的各式锣、钹,都可以在以上乐器组的基础上加进去增添特色。
在音乐教育中也强调动手参与的内容——自制乐器,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可以使孩子从感性上开始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乐器构造的原理等等,在各类乐器中容易做的**是打击乐器了,比如易拉罐,纸杯中放沙子当散响,也可将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那怕一双筷子**是木质乐器;可以发出声的纸箱,水桶都可以当鼓类乐器;当孩子们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奏出一个自己设计的打击乐合奏时他们的体验,愉悦的心情和兴趣一点不亚于用真的乐器。这个创造发明也正好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奥尔夫乐器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在奥尔夫乐器编制中也有少量的弦乐,主要指象倍大提琴那样的只有两板弦的低音弦乐器。